“人人都是最佳实践者!” ~[ZR?w
—— 一份来自宝钢职工的调查报告 jW5-.jUR
)L}eto%
yX[<g5
na+o~I,(
不论职工的岗位差异,不论职工创造成果价值的大小,只要职工比昨天、比同行做得好,宝钢就认同员工创造了最佳的精神、方法和业绩,这种行动被称为“最佳实践者”活动。金融危机以来,宝钢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激发10万多宝钢人的创造力。今年1至10月,宝钢实现利润总额114亿元,在全球同行业遥遥领先。 }l_ BJ
';rG1w)Uq
“最佳实践者不仅仅是宝钢应对危机的举措。事实证明,宝钢战胜一切挑战的最根本力量在基层。”宝钢集团党委书记刘国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n>*\[B>
L&[*=%F
员工都做最佳实践者, &-CtNp'.?Y
"M(~bgOu8
宝钢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危机 r`-i$!CC
[eyz|*&>
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我国钢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现全行业亏损,作为龙头企业的宝钢也不例外。去年下半年,宝钢出现需求萎缩,从11月开始,出现月度亏损,这在宝钢历史上从未有过。 ;</]gv-UH
XT.:_6s;'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及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云突变,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工,都有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和紧张。“宝钢拥有一支富有主人翁精神的职工队伍,在面临困难的关键时刻,他们就是最基本的依靠力量,这也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宝钢集团工会主席汪金德说。 (r
Ba}!
eT:$?`
去年8月,宝钢工会围绕企业应对危机的举措,提出开展发现、培养、宣传“最佳实践者”活动,即倡导广大职工和各级组织在执行计划目标、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中,争当响应好、执行好、方法好、效果好的优秀个人和优秀团队,以职工和组织的最佳实践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一套发现、培养和宣传“最佳实践者”的运行机制。 /QOXbCk?H
'dYt\;l{
今年11月,记者在宝钢采访时,屡屡听到这样的故事: GbI)4S[W
@Rw#Xkuk>
——集团下属浦钢公司管理服务中心退管室职工唐继氢,每月要发出1万多封信件。每次她都不厌其烦地核对地址,确保邮寄一次成功。一年企业减少近3000封退信,节约邮寄费2400元; '|M{s1mCf
Zl3e==
——特钢事业部锻造厂设备点检员唐志军,发现德国进口设备漏油现象十分严重,就利用外文字典译进口的技术材料。经过努力,年润滑油消耗量由原来的208桶降低到24桶,减少支出45万元; b&ymrD#f!\
p-#]+a
——设备部机械设备首席工程师廖礼宝,面对炼钢工艺的世界性难题,大胆突破传统,用全新的焊接方式取代铸造方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年降低成本达1000万元以上,申请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 TVwVw
+UCa]
…… J/}_E= (>
\.0]wR9-^M
“很多这样的宝钢员工都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行动。”汪金德说,“开展活动后,中层管理者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不讲空话,而是要讲故事,讲最佳实践者的故事。”他说,一次,管理者在台上讲员工的故事,很多员工在台下流出激动的泪水。 &z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