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央行发出2005年第 16 号《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后,在房地产行业内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人们普遍关注,人民币是否由此进入了一个升值周期?房地产泡沫会不会因此而放大?人民币升值后,中国楼市会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Gb rdbW
o%H7&Uma
X(b _uHzz
日元升值的前车之鉴 wrq[ %%
|0PS15HC
iwHe`vsXxS
* 00r;c<
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汇率升值近3倍,日元币值每年平均上升5%以上;而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低利率政策,又在同时刺激股市和楼市价格的快速上涨。国际游资此时投资日本股市和楼市,就可以获得双重收益——资产价格的升值和日元的升值。 <n[I@X`O
在这双重收益的刺激下,国际游资大举进入日本的股市和楼市。国际游资的流入,又促使日元进一步升值,股市和楼市泡沫的进一步膨胀,而这反过来又刺激国际游资进入日本进行投机。如此循环往复,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越吹越大。泡沫鼎盛时期,据日本不动产鉴定大师们的测算,日本东京圈内的地价就相当于全美地价的总和。 &Hx))SMaB
xD!;lJ&~
M<b
{m
只可惜,日本股市和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并不能永久持续。泡沫一旦破灭,日本股价和地价急剧下跌50%,导致银行大量坏账,日本经济从此陷入十几年衰退的漫漫之途。 PYnucf%
0Tm@KCmB
TH=L
l<km*
~SB&@*Vmh
2%并非持续升值的信号 5Jw@s
3S
_c_2$@XXI
|$G`B&HQ
V8{|
&
那么,我国会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呢?7月21日晚,人民币2%的升值,是否就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信号呢? 5/ZuIjO/
4fj(|+g2
WM#+7
]<nP# v9
或许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实在是太长久了,央行刚刚在其网站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许多人就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7月21日起,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上, 而忽视了央行此次行动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不仅仅只是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那么地简单。 }f9v5j|
Y
65 |wNP
D1>{=Q#Zi
7MPJ8[V\q
实际上,相比较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更值得我们关注,是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即由单一盯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MqJC
(XS
$cq=A_^*E
# $D!pX.[
%NFjP0d!`
虽然,美国参议院中最激烈地反对人民币汇率盯紧美元的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尔,并不完全满足于中国初始的2%升值的汇率调整水平,寄希望于中国汇率的一升再升,说:“这是很好的第一步,比我们希望的来得小,但套句中国哲学家的话,千里行程启于一小步。” EW,%%!6Yy
&: |